存在即痛苦
Rick and Morty 衍生漫畫 20210303 的一期 Rick and Morty Presents: Jerryboree1 中講了傑瑞託管所的真相,我印象很深,在漫畫中, X-198
號傑瑞喫了 GOD PILL, 成爲 GOD 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 NO MORE JERRYS, 結束了其他 Jerry 的一生。爲什麼呢?
“TO BE A JERRY IS TO LIVE A LIFE OF ENDLESSPAIN AND PUNISHMENT.
“I WILL NOT LET MY KIND CONTINUE TO SUFFER.”
身爲傑瑞,註定要一生承受無盡的苦痛和懲罰
我將不會讓我的孩子繼續承受下去
這種思路非常像 安娜·卡列尼娜 中安娜和她嫂子多莉的爭論2:
“你忘記我的處境了。我怎麼能希望再有孩子呢?倒不是說痛苦,痛苦我不怕。請你想想,我的孩子將成爲什麼樣的人呢?將成爲用別人姓的不幸孩子。就因爲他們的身份,他們不得不在父母和出生這些問題上蒙受恥辱。”
“如果我不運用我的智慧,少生幾個不幸的人,那上帝何必賦予我智慧呢?”
“面對這樣一些不幸的孩子,我將永遠覺得有罪,”她說,“如果沒有他們,也就不會有他們的不幸;他們如果不幸,那都是我一個人的罪過。”
冥冥之中,我總是很反感自己的存在,隨着父母年邁,他們把養兒防老掛在嘴邊的頻率越來越高,我好像就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只是他們拿來抵抗老無所依的工具,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每當他們對孩子說出這種功利,異化,傷感的話時,他們彼此感情就會薄一分, 如果他們從不考慮孩子的未來是否不幸,只是爲了自己的一己私慾,就把孩子生下來, Go Fucking Hell, 像電影 何以爲家 對世界的控訴:
“贊恩,這裏在直播,你想說什麼?”
“我希望大人們能聽我說,我希望養不起孩子的大人不要生孩子,關於童年我日後能記住的只有暴力,辱罵,毆打,鏈子水管皮帶打在身上的感覺,他們說過最好聽的話是 ‘兔患子滾出去’, ‘讓開廢物’”
“生活根本就全是蝨子,破鞋都比它華美,我活在地獄裏,不過是生活裏煎熬的一塊爛肉”
“生活是個千人騎萬人乘的潑貨,我以爲我們會成爲好人,被人愛戴,可上帝根本不希望我們能被人愛。他希望我們是別人家的髒抹布.”
像是播客 EP19 人生若痛苦大於快樂,我還要帶一個新的生命來這世上嗎? by 悲觀生活指南 MORE THAN A FARCE 中提到的 Better Never to Have Been3 一書中,論述的那樣:
Scenario A 是一個存在的 X, 我們認爲X感到痛苦 (Pain) 的存在是壞的(Bad), 感到愉悅 (Presence) 的存在是好的(Good); 右邊是與之對稱的象限, Scenario B是一個不存在的X, 我們知道,當一個人痛苦的時候,消解他的存在從而讓他不在感到痛苦,像是把一個經歷痛苦的人解放出來,是好的(Good), 往下看,對於剝奪一個人的快樂,我們常常認爲是罪惡的,這也是我們很多人生孩子的理由,我想也讓他在這個世界上幸福地活着,但是注意,作者強調,這是一個不存在的人,你不對世界上任何人產生剝奪,它是一個糟糕(bad) 和不那麼糟糕(not bad)的問題,這個時候你又會發現,如果苦痛糟糕,愉悅喜聞樂見,苦痛的缺失很好,但是愉悅的缺失卻不那麼糟糕,也不那麼壞,它落在了兩者的灰色地帶,快樂和苦痛之間並沒有對稱性(symmetry). 可能還是不太清楚,附上部分原文,請君定奪:
However, the important question, when the absence ofpleasure involves no deprivation for anybody, is whether it is also ‘not bad’ or whether it is ‘bad’. The answer, I suggest, is that it is ‘not good, but not bad either’ rather than ‘not good, but bad’. Because ‘not bad’ is a more informative evaluation than ‘not good’, that is the one I prefer. However, even those who wish to stick with ‘not good’ will not thereby succeed in restoring symmetry. If pain is bad and pleasure is good, but the absence of pain is good and the absence of pleasure not good, then there is no symmetry between pleasure and pain.
儘管聽了很多討論,其實我還是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的戀人,你知道嗎? 我知道可能只是我自己厭世的情緒作祟,有的時候我會像 South Park 說的那樣想,若我只是幹在我母親胸脯上的精斑就好了4.
你是在偷懶,逃避問題嗎?
社會環境主導的因素我們暫且不談,如上述的《何以爲家》,讓我們把目光回到個人,埋怨父母是一種偷懶的做法。
首先,這或是是我們的本能,這說明我們還沒有真正意義上長大;想象一下,5 歲那年你闖了大禍,可能損失了別人家的財產,可能是無意中弄傷了自己,無論無何,這都是從未遇見過的狀況,也無力獨自解決,這個時候你會怎麼做?像某個越世神童一樣巧妙化解此時的窘境嗎?拜託,你只是一個 5 歲的小天使,有什麼人會責備你呢?當然沒有,我們要做的就是哭得足夠大聲,等待某個大人的拯救,注意一點,這個時候你除了逃避和可能掉下的幾滴淚水,你什麼都沒有做。
好了,我相信你明白了,當我們生活中遇到無法解決的挫折,可能被裁員,可能剛分手,可能努力很久的事情泡湯了,總之對現實情況不知所措,我們焦慮,原地打轉,不知道下一步要怎麼走,消極一點可能開始逃避,整日昏睡,這整個過程中,我們何曾想過解決問題?
我們想,”It’s not my fault. They (parents) are”,這樣轉手就把人生的課題還給父母,自然就沒我們什麼事了,這很簡單,但你還是那位不喑世事的 5 歲的孩童嗎?
當然,痛苦,焦慮,迷茫,不知所措的我們也非常重要,但這不應該能爲我們埋怨父母的理由,我們不能每當感受到這種情緒就把所有包袱推給父母,這不但不利於問題的解決,並且還會導致家庭關係的危機,我的戀人,它能讓我們好受一點,但是我們不能擁抱這樣扭曲的動力。
然後,讓我們回到這樣溯因的想法,來發掘一下其中的邏輯:
生活很糟,能力也不突出;
生活中有那麼多刺,我很想做XXX,但是XXX,所以這就是種幻想,如今已經幻滅;
焦慮,迷茫,痛苦;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啊?
爲什麼父母要把我生下來?
要是我一開始就不存在回去好了
當我們遇到挑戰,若不能跨越這道坎,那麼我們直接陷入了自我詰問的環節,完全沒有解決問題的迴路,甚至我們會拋出形而上的恆古不變的問題,爲什麼我會存在這個世界,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哈哈,我的戀人,我不知道要怎麼說,社交媒體上幾乎每天都是這些東西,我已經累了。像是那些我們常常抱怨的一刀切政策一樣,若我們把出現問題的個體和機構全都消滅,不就萬事大吉了嗎?,埋怨父母也是這個道理,沒有一片雪花無辜。
前十幾年的我從來不會意識到這樣的迴路,保持了這樣的幼兒心態很久了,當然這份脆弱的情感非常重要,我們需要這份脆弱當我們甲冑的接口,但是,我只是想要我們變得更加堅強一點,認識到這種下意識的邏輯,纔能有所轉機,如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說的那樣:
Until you make the unconscious conscious, it will direct your life and you will call it fate.
―― Carl Jung
想法見仁見智,當我以某種敘事回顧父母被我和姊妹綁架的一生,我會感到無盡的悲哀,希望的幻滅,重塑,再幻滅,再重塑,我不忍再看到時光中他們的窘境,再看到希望的微光再次撲滅,所以,當我越愛他們,越不希望他們結合在一起,過這樣的苦日子,而這種希望卻也消解我的存在。
在這場註定會輸,與命運的拉扯中,我打心底裏欽佩老一輩,如二舅和福貴這樣的人物56, 如若換做是我,可能撐不了多久就會砰然倒塌吧。可是我想,生活並不應該如此,至少不應該在下一輩中尋找自我,我寧願花費我一生的時間來認識我自己,來自我實現,寧可做一個捱餓的理想主義者。而不是去過早的,以一個殘缺的人格去撫育下一代.
各行其是
就算如此,像 David Benatar 說的那樣,就算說再多,世人也可能不會買賬,事後就會遺忘.
It is even less likely that many people will stop having children. By contrast, it is quite likely that my views either will be ignored or will be dismissed.
不管怎麼說,不被祝福的孩子還是會誕生於世,利用階級優勢獲得女性的初夜權7, 戰爭時期的性暴力, 縱觀歷史,女性們不被允許以一個鮮活的人,而被視作容器與男人交媾,我們一路走來,從未聽得她們說一個 “不” 字,每當失去希望而自盡的一瞬間,遙遠的山村,一個女孩還是會呱呱墜地,稀裏糊塗地開始下一場輪迴。請問她們做錯了什麼嗎? 我不明白
就算是現在,兩性關係依舊非常畸形,存在着太多的剝削,如精神控制,言語辱罵,打壓自尊,甚至是家庭暴力,甚至有一部分人以此授業爲生。明明活了幾千年,卻還是像原始社會那樣崇尚粗魯,暴力,似乎從來不會停下來進行溝通,只有單方面的妥協和討好; 豐縣的鐵鏈女如此,唐山性騷擾羣毆事件也是如此,可這只是社會曝光的冰山一角,多的是我們不知道的事.
只要你看過色情網站,就會明白,清一色置頂,標紅的標題,傳達的盡是男性對女性的統治(Domination), 宣告單方面的從屬關係,我們可以輕易的找到強姦,亂倫,犯罪類別的影片,即便是最溫和的影片,也很少有對兩性互動的描寫,如愛撫,對話或是其他,手部的描寫就更少了8. 幸運的是,這部分描寫在女同類別中得到了放大9.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s about sex, except sex. Sex is about power.
― Oscar Wilde
我多麼希望這就是句 bullshit.
-
It’s a field trip! The multitude of Jerry’s at the Jerryboree day care center take a trip to the most out of this world arcade in all of the multiverse BLIPS N’CHITZ!! The most hapless men in any dimension face to face with the bleeding edge of arcade technology - what could go wrong? Everything, bruh. EVERYTHING. via Rick and Morty Presents: Jerryboree - Rick and Morty Wiki - Fandom; Also you could view video in bilibili [04:20]【瑞克與莫蒂】官方漫畫特別篇(傑瑞託管所的真相)_嗶哩嗶哩_bilibili; ↩
-
最早參考了張佳瑋的文章, 既然“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爲什麼要困在原地呢?; “他發覺周圍有許多看似聰明的人,卻滿足於不細想。大概許多問題會越想越痛苦,那就找個能滿足自己的解釋,稀裏糊塗過去吧。”, 作者鼓勵我們去想房間裏的大象,否則就如同文章說得: “明知道解決自己不幸的答案,卻連細想一下都不太敢。於是不停自言自語自我說服,以便湊湊合合,繼續得過且過。無限循環。” 讀者可以直接跳轉 安娜·卡列尼娜(全集)-列夫·托爾斯泰-微信讀書 閱讀第6部第23節. ↩
-
如果英文看不下去,你可以看豆瓣書評爲什麼出生即是傷害?和 Youtube 視頻 David Benatar REVIEW; ↩
-
出自南方公園(South Park) 第 22 季第 7 集; ↩
-
二舅出自視頻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 但之後官媒,企業家等開始鋪天蓋地地宣傳這種喫苦精神,像王小波 人性的逆轉 中說的, “人是一種會自己騙自己的動物。我們喫了很多無益的苦,虛擲了不少年華,所以有人就想說,這種經歷是崇高的。這種想法可以使他自己好過一些,所以它有些好作用。很不幸的是它還有些壞作用:有些人就據此認爲,人必須喫一些無益的苦、虛擲一些年華,用這種方法來達到崇高。這種想法不僅有害,而且是有病。”; ↩
-
參考電影勇敢的心 Braveheart (豆瓣), 因初夜權而發生叛亂; ↩
-
關於 Pron Video 的討論,可以參考 Ran Gavrieli 的 TED 演講 Why I stopped watching porn - TEDxJaffa - YouTube, 演講者強調 Pron Video 的侵入性遠比我們想象中的強大,並識圖勸諫我們建立更加健康的兩性關係; ↩
View source. Powered by Github issue & Vercel.